Thursday, June 09, 2011

二月巴黎(八)

天气预报说星期四是接下来几天里降雨概率最小的,所以把凡尔赛宫安排在这天。由于它开门比较晚,我们早上起来先直奔卢浮宫,看了一些路易十四国王的藏宝,然后再去凡尔赛宫。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郊,需要坐半小时的RER火车,再步行十分钟才能到。

凡尔赛宫外表金碧辉煌,非常符合我的恶趣味


连大门和栏杆也是全金色的,雕花的细节看得我心醉神迷


近观房顶,有一些雕塑装饰


皇家小教堂


从二楼看教堂的柱子和穹顶


镜厅。落地的窗户和大幅的镜墙互相辉映,在当年是无比奢华的装修风格,可惜在现代人看来震撼感小了不少。


卧室,这个实在是太繁杂了


休息的时候我不知道在想什么好事,又被偷拍了


回到住处附近,忽然看到一条街名似曾相识。你认出来了没有?


刚出炉的面包太香了,阿猫急不可耐地开啃了


晚上,我们去了旁边的蓬皮杜中心。这是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外观很有特点。


庞庞在沉思,被阿猫拍下。


我喜欢的一幅毕加索的画。以前我看了公牛图,对他印象很差,认为他是画不好只能胡乱涂鸦;后来在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看了好多他的画,这才了解到他其实是一个小天才,年纪轻轻就能画出非常漂亮的画。然而他不满足于当一个中规中矩的画匠,不断求新求变,终于独树一帜,成就盛名。虽然我始终不是很能欣赏他的很多后期作品,但是我景仰他的创造力。

Wednesday, June 08, 2011

二月巴黎(七)

为了避开传说中会在半价时间到场的旅游团,我们在下午三点左右先闪了,去了旁边的Musée de l'Orangerie。这个博物馆比较小,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楼上有两间椭圆形带天窗的展厅,每间墙上挂着四幅莫奈的睡莲,环绕一周。




我因为有不调查研究就发言的坏习惯,曾经对印象派画家们都多有不敬,恶毒攻击他们的作品就象我摘了高度近视眼镜之后看到的世界。后来近距离观摩了莫奈的画,才明白其并非浪得虚名。他所特有的诡秘的色彩,妖异的笔触,让我情不自禁地揣摩他是怎么下笔的,怎么能如此随心所欲又浑然天成。据说判断好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evocative,能不能唤起观众强烈的思想感情。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莫奈是绝对的大师。站在他的画前,越看越觉得心潮起伏气血翻涌,简直象武侠小说里描写的快走火入魔了一样。




展厅中间的凳子上坐着潜心观摩的人们


流连了一阵,我们又坐地铁去了罗丹雕塑馆。这时候下起了一点小雨,恰好给这座塑像眼角装上了一颗晶莹的眼泪⋯⋯


我对青铜的雕塑不是特别喜欢,大概因为它可以复制,犯了错还可以修正,不如白色大理石的来得珍贵。我觉得在整块石头上的雕塑是最原始最接近事物本质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们又回到卢浮宫,这里周三和周五是晚上十点才关门的。趁人少看了看胜利女神。她被放在一个非常显赫的位置,以便让人顶礼膜拜






接着我们去看油画。跟在Prado所见一样,画家几乎都是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的,英国和德国很丢人地几乎交了白卷。

阿猫会自拍


御用象棋,由水晶,茶晶和白银制成


这一天我们一直逗留到闭馆。在小雨里走回去,并不是很浪漫的事情。阿猫的鞋袜都湿透了。

Tuesday, June 07, 2011

二月巴黎(六)

早就想好星期三去卢浮宫。为了避免排队提高效率,我事先做好了功课,一大早就直奔通票专用入口。在几乎没有人的展厅里走来走去实在是太愉快了,我偷笑的样子被抓拍了下来。可惜不久人就多了起来。


卢浮宫的形状有点象一个繁体的“門”字,由三个展馆连在一起。地图上很贴心地标出了每层楼的著名展品,其中三样被称为卢浮宫的三宝: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它们周围几乎任何时候都是人头攒动,尤其是蒙娜丽莎,这幅画本来就小,又被装进玻璃框,前面还拉了绳子把众人拦在几米开外,大家越是看不清楚越不甘心,在附近逡巡不已。


维纳斯的背和观众们


这里好的雕塑真不少,宝贝们放满了一条长廊











这是我觉得最漂亮的一件,Psyche Revived by Cupid's Kiss,人物姿态流畅优美,比例恰到好处,就连那对翅膀也非常协调。我绕着它转来转去,实在不能想象怎么可以雕得如此巧夺天工。




偶尔掺杂的几件现代雕塑实在显得很不协调




汉谟拉比法典原来是刻在带浮雕的黑色石柱上的,我一直以为它是一本书——


所谓天书


在玻璃金字塔的下面,开出了一簇红色的灵芝——还是那位现代雕塑家的大作


阿猫给我们照的到此一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