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喜欢标题这句词已经很久了,一直用它作BBS上的签名档。这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周啸天的《宋元明清诗词曲鉴赏》收陈与义(1090-1139)的三首诗,竟没有这首词,令人不敢相信。抄录并评论如下: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上片回忆往事,一群好友在饮酒作乐。具体怎么乐没有实写,但是从景色描写上看,是乐而忘返,时间拖得很长,众人并不觉得。结末两句,意态悠闲,雅兴盎然。1113年作者二十三岁就“登上舍甲科”,想来年轻时候是春风得意的很。
下篇写眼前。二十多年之后,1127年的靖康之耻发生了,北宋亡了国。孤臣的亡国之恨,作者在其他诗里抒发过,这里却并不明说,只是感叹人虽在而世事堪惊。后面几句置身事外,用史学家的口吻议论。看似洒脱豁达,其实无限酸楚。
周啸天的《宋元明清诗词曲鉴赏》收陈与义(1090-1139)的三首诗,竟没有这首词,令人不敢相信。抄录并评论如下: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上片回忆往事,一群好友在饮酒作乐。具体怎么乐没有实写,但是从景色描写上看,是乐而忘返,时间拖得很长,众人并不觉得。结末两句,意态悠闲,雅兴盎然。1113年作者二十三岁就“登上舍甲科”,想来年轻时候是春风得意的很。
下篇写眼前。二十多年之后,1127年的靖康之耻发生了,北宋亡了国。孤臣的亡国之恨,作者在其他诗里抒发过,这里却并不明说,只是感叹人虽在而世事堪惊。后面几句置身事外,用史学家的口吻议论。看似洒脱豁达,其实无限酸楚。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