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行(六)巴山夜雨涨秋池
8月23日 星期四 15.8 miles
现在我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了。怀芝虽然从西岸过来,早上倒也全无倦意。因为今天有Var在外面接应,我们把帐篷睡袋之类的东西都留在车里,只带一个小背包。
一路上负担既轻,路又平而且直,地面是软土和落叶,很有弹性。我和怀芝一边聊天一边从容前行。我甚至心里埋怨这路太好走了一点,未免减少了我对怀芝描述的前面几天的困苦和焦虑的可信度,让她觉得我在无病呻吟。怀芝和我体力相近,当年军训拉练的时候就并肩战斗过,现在听她讲起她上的高难度瑜珈课,我觉得自己落后了,决心以后要多锻炼一些。
走了不多久,到了一个小湖,叫Little Rock Pond,湖边树木掩映,湖中波光微微。我对怀芝说,你看这里风景不错,还有一个宿营地,将来应该带着火锅的原料来,坐在这里胡吃海喝,忆苦思甜。怀芝一笑。我正心想她不理解我天天只有energy bar和泡面吃的痛苦,她却若有所思地说,“晚上最好能有点肉吃”。我却并没有同感,因为连天的跋涉抑制食欲,我对美食已经纯粹是抽象的向往,而无实际的需要了,每天摄入的热量大都不足一千卡。我想象脂肪细胞义无返顾地释放出它们多年来的积蓄,推动我走一步,再多走一步,这真令人感动。
走了一阵,又有一个比较大的下坡,我发明出一招,就是倒着下山,脖子固然拧得难受,膝盖确实要轻松不少。姿势可笑,但好在路上几乎无人。
中午时分到了Vt 140,预备在这里补给一下,却发现Var陷入了困境:他开着怀芝租来的车,停得太靠路边,右前轮进了排水沟,车子歪在那里动弹不得。我们正一筹莫展,有一辆车经过,司机说:“等着,我家就在前面,拿绳子来救你。”
吃完午饭,车也被拉出来了,仔细看看,居然毫发无损。我和怀芝重新上路,又走了六英里多,过了小山,峡谷,吊桥到Vt 103,再次和Var会合。这次我们三个把全套装备带上一起出发。这里离我们的宿营地只有一英里,路却不好走。刚走了没多远,在一条比较窄的上坡路上,怀芝因为背了包重心偏高,落足不稳栽倒在路边低陷的草丛里,状甚滑稽,我们忍着笑将她拉起来。
这段路难就难在一段“boulder-filled ravine”,怪石嶙峋,坡度很陡,只能收起杆子手脚并用地攀登。落脚点不难找,因此也不危险,只是负着重每走个三五步就要略停一下喘口气。路一难走,大家都不说话了,满心想的都是下一步该往哪边。
到了宿营地天色已暗,我和怀芝刚把帐篷搭好,睡袋扔进去,就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我们坐在小木屋的屋檐下吃饭,吃完了雨仍没有要停的意思。因为没有雨天用帐篷的经验,我不能确定帐篷的底和顶是否会漏水。犹豫了一会,还是去把睡袋拿了回来,大家都住小木屋。
这天晚上很暖和。我因为睡袋裹得太严实,半夜屡屡被热醒,但在迷迷糊糊中想不到应该拉开些拉链,只是辗转反侧,把一只手反复按在木板上,借以散热。
现在我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了。怀芝虽然从西岸过来,早上倒也全无倦意。因为今天有Var在外面接应,我们把帐篷睡袋之类的东西都留在车里,只带一个小背包。
一路上负担既轻,路又平而且直,地面是软土和落叶,很有弹性。我和怀芝一边聊天一边从容前行。我甚至心里埋怨这路太好走了一点,未免减少了我对怀芝描述的前面几天的困苦和焦虑的可信度,让她觉得我在无病呻吟。怀芝和我体力相近,当年军训拉练的时候就并肩战斗过,现在听她讲起她上的高难度瑜珈课,我觉得自己落后了,决心以后要多锻炼一些。
走了不多久,到了一个小湖,叫Little Rock Pond,湖边树木掩映,湖中波光微微。我对怀芝说,你看这里风景不错,还有一个宿营地,将来应该带着火锅的原料来,坐在这里胡吃海喝,忆苦思甜。怀芝一笑。我正心想她不理解我天天只有energy bar和泡面吃的痛苦,她却若有所思地说,“晚上最好能有点肉吃”。我却并没有同感,因为连天的跋涉抑制食欲,我对美食已经纯粹是抽象的向往,而无实际的需要了,每天摄入的热量大都不足一千卡。我想象脂肪细胞义无返顾地释放出它们多年来的积蓄,推动我走一步,再多走一步,这真令人感动。
走了一阵,又有一个比较大的下坡,我发明出一招,就是倒着下山,脖子固然拧得难受,膝盖确实要轻松不少。姿势可笑,但好在路上几乎无人。
中午时分到了Vt 140,预备在这里补给一下,却发现Var陷入了困境:他开着怀芝租来的车,停得太靠路边,右前轮进了排水沟,车子歪在那里动弹不得。我们正一筹莫展,有一辆车经过,司机说:“等着,我家就在前面,拿绳子来救你。”
吃完午饭,车也被拉出来了,仔细看看,居然毫发无损。我和怀芝重新上路,又走了六英里多,过了小山,峡谷,吊桥到Vt 103,再次和Var会合。这次我们三个把全套装备带上一起出发。这里离我们的宿营地只有一英里,路却不好走。刚走了没多远,在一条比较窄的上坡路上,怀芝因为背了包重心偏高,落足不稳栽倒在路边低陷的草丛里,状甚滑稽,我们忍着笑将她拉起来。
这段路难就难在一段“boulder-filled ravine”,怪石嶙峋,坡度很陡,只能收起杆子手脚并用地攀登。落脚点不难找,因此也不危险,只是负着重每走个三五步就要略停一下喘口气。路一难走,大家都不说话了,满心想的都是下一步该往哪边。
到了宿营地天色已暗,我和怀芝刚把帐篷搭好,睡袋扔进去,就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我们坐在小木屋的屋檐下吃饭,吃完了雨仍没有要停的意思。因为没有雨天用帐篷的经验,我不能确定帐篷的底和顶是否会漏水。犹豫了一会,还是去把睡袋拿了回来,大家都住小木屋。
这天晚上很暖和。我因为睡袋裹得太严实,半夜屡屡被热醒,但在迷迷糊糊中想不到应该拉开些拉链,只是辗转反侧,把一只手反复按在木板上,借以散热。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