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行(十二)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8月29日 星期三 13.6 miles
早上我们打满水出发的时候,那个当地的小朋友还坐在木屋前的空地上看书,真悠闲。
今天要走的路不长,却特别艰苦,常常是在裸露的大块岩石上走一会,又下来在岩石之间的泥土地上走一会,再重新爬上石头。有的时候要在碎石上攀登。Var的膝盖情况越来越不妙,偶尔一步没走好,就能听见他一声闷哼。天不是太热,但他全身都被汗湿透了。我又提出从他的背包里分点东西过来,他却总是坚持说膝盖痛和背包重量没关系。这怎么可能没关系呢?唉,男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害人啊。
走到快中午,才走出四英里多,心里已经知道不妙,可也毫无办法。向前爬上Mt Ethan Allen,下山一千英尺,又上山一千多英尺,我们在五点多的时候到了Camel's Hump山顶。这是Vermont唯一一座没有开发的四千尺以上的山峰,也在森林线以上。从等高线上看来基本上就是一个圆锥形,植被主要是一些很矮的松树。这里的视野没有任何阻挡,景色壮丽,但游人很少,大概是因为离公路比较远。
我们坐下来商量前面的行程。Var觉得自己没法坚持下去了,于是我们决定让他从另外一条路下山,这是走到公路最快的办法。我给庞庞打了电话,他说大概四个小时之后能来接Var。我把书上一张详细的地图撕下来给了Var。一切都安排好,再抬头四望时,发现天暗下来一点,周围只有昨天认识的当地小朋友还安闲地在看书,但他这时恰好也站起来准备离开了。我们又对这个计划又产生了疑虑:天快黑了,两个人分头下山,是不是明智之举?Var下山的那条路很陡,而且没有什么介绍,也不知道标记是否清晰,会不会迷路?最后决定他还是和我一起,先走到今天的宿营地再说。又通知庞庞不必来了,我们背上包,从空旷无人的山顶出发。这时候大概是六点钟,前方还有3.7英里,下山2000多英尺的路要走。
知道天黑前肯定到不了宿营地了,反而也不担心了,我们默默缓慢前行。过了一阵,我一抬头,看见东方升起一轮满月。而最奇怪的是它作血红色,大而圆的挂在天边,映着远处山下民居亮起的稀疏灯光,我们脚下的岩石和石头缝中长出的低矮松树,构成了一副无比诡谲凄美的画面。这是整个旅途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情景。我拿出相机,明知是徒劳仍然试图记录这一刻。红色的满月和我发抖的手一起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小红点。后来我才知道前一天有一次月全蚀,而红月亮是月蚀前后由于折射常常发生的现象。在当时,我们除了赞叹其壮美,又有一种对神秘的敬畏。我在出发之前,曾经幻想过在满月之夜走山路,当时以为浪漫,现在被迫为之,倍感辛酸。看来西人所说“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it might come true”实在精辟。
按Var的意思,我们在天全黑之前没有停下来过。到非用顶灯不可的时候,恰好来到一个低陷处,地上是泥土,四面的石头都高出至少两米。我们坐下来休息吃东西。吃完我忽然觉得意志力十分薄弱,向Var申请就在这个避风的所在铺开睡袋过夜,被他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在黑暗中继续前行,情况和第一天晚上差不多。差别在于那时上山而现在下山,还有我们这次一人有了一个顶灯。等到终于看见路牌,再走一段岔路到小木屋,已经九点半了。唯一一个住下的人是当地小朋友,Var问他讨了些胶布,在角落里修补被石头磨破的裤子。我煮了些辛拉面来慰藉我们受伤的心灵。当地小朋友说他明天得结束这次旅行,因为他的一个好朋友马上要生小孩了,如果错过会吃不了兜着走。
早上我们打满水出发的时候,那个当地的小朋友还坐在木屋前的空地上看书,真悠闲。
今天要走的路不长,却特别艰苦,常常是在裸露的大块岩石上走一会,又下来在岩石之间的泥土地上走一会,再重新爬上石头。有的时候要在碎石上攀登。Var的膝盖情况越来越不妙,偶尔一步没走好,就能听见他一声闷哼。天不是太热,但他全身都被汗湿透了。我又提出从他的背包里分点东西过来,他却总是坚持说膝盖痛和背包重量没关系。这怎么可能没关系呢?唉,男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害人啊。
走到快中午,才走出四英里多,心里已经知道不妙,可也毫无办法。向前爬上Mt Ethan Allen,下山一千英尺,又上山一千多英尺,我们在五点多的时候到了Camel's Hump山顶。这是Vermont唯一一座没有开发的四千尺以上的山峰,也在森林线以上。从等高线上看来基本上就是一个圆锥形,植被主要是一些很矮的松树。这里的视野没有任何阻挡,景色壮丽,但游人很少,大概是因为离公路比较远。
我们坐下来商量前面的行程。Var觉得自己没法坚持下去了,于是我们决定让他从另外一条路下山,这是走到公路最快的办法。我给庞庞打了电话,他说大概四个小时之后能来接Var。我把书上一张详细的地图撕下来给了Var。一切都安排好,再抬头四望时,发现天暗下来一点,周围只有昨天认识的当地小朋友还安闲地在看书,但他这时恰好也站起来准备离开了。我们又对这个计划又产生了疑虑:天快黑了,两个人分头下山,是不是明智之举?Var下山的那条路很陡,而且没有什么介绍,也不知道标记是否清晰,会不会迷路?最后决定他还是和我一起,先走到今天的宿营地再说。又通知庞庞不必来了,我们背上包,从空旷无人的山顶出发。这时候大概是六点钟,前方还有3.7英里,下山2000多英尺的路要走。
知道天黑前肯定到不了宿营地了,反而也不担心了,我们默默缓慢前行。过了一阵,我一抬头,看见东方升起一轮满月。而最奇怪的是它作血红色,大而圆的挂在天边,映着远处山下民居亮起的稀疏灯光,我们脚下的岩石和石头缝中长出的低矮松树,构成了一副无比诡谲凄美的画面。这是整个旅途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情景。我拿出相机,明知是徒劳仍然试图记录这一刻。红色的满月和我发抖的手一起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小红点。后来我才知道前一天有一次月全蚀,而红月亮是月蚀前后由于折射常常发生的现象。在当时,我们除了赞叹其壮美,又有一种对神秘的敬畏。我在出发之前,曾经幻想过在满月之夜走山路,当时以为浪漫,现在被迫为之,倍感辛酸。看来西人所说“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it might come true”实在精辟。
按Var的意思,我们在天全黑之前没有停下来过。到非用顶灯不可的时候,恰好来到一个低陷处,地上是泥土,四面的石头都高出至少两米。我们坐下来休息吃东西。吃完我忽然觉得意志力十分薄弱,向Var申请就在这个避风的所在铺开睡袋过夜,被他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在黑暗中继续前行,情况和第一天晚上差不多。差别在于那时上山而现在下山,还有我们这次一人有了一个顶灯。等到终于看见路牌,再走一段岔路到小木屋,已经九点半了。唯一一个住下的人是当地小朋友,Var问他讨了些胶布,在角落里修补被石头磨破的裤子。我煮了些辛拉面来慰藉我们受伤的心灵。当地小朋友说他明天得结束这次旅行,因为他的一个好朋友马上要生小孩了,如果错过会吃不了兜着走。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